白砂糖作为食品工业基础原料,其纯度与安全指标直接影响下游产品质量。无论原料验收、成品出厂还是进口合规,依托全面标准开展检测是质量管控的核心。
检测范围
覆盖全等级全品类:精制、优级、一级、二级白砂糖;碳化白砂糖、精制白砂糖等加工类型;适用场景包括甘蔗 / 甜菜加工成品检验、商超进货验收、进口食糖合规核查、食品生产原料质控等。
核心检测标准
产品标准:GB 317-2018《白砂糖》(明确分级指标,如优级品蔗糖分≥99.7%)、GB 13104-2014《食糖》(界定白砂糖定义与基础要求);
方法标准:GB/T 35887-2018《食糖检验规则》、GB 5009.34-2022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》、GB 4789.2-2022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》;
专项标准:GB 2762-2022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(重金属限值要求)、SN/T 0852-2012《进出口白砂糖检验规程》(贸易合规检测依据)。
关键检测项目
理化指标:蔗糖分(优级品≥99.7%)、还原糖分(≤0.04%)、电导灰分(优级品≤0.03%)、色值(ICUMSA 色值≤60 IU)、干燥失重(≤0.06%);
安全指标:重金属(铅、砷≤0.5mg/kg,汞≤0.1mg/kg)、二氧化硫残留(≤30mg/kg)、农药残留(如有机氯类≤0.05mg/kg);
微生物指标:菌落总数(≤200 CFU/g)、大肠菌群(≤30 MPN/100g)、沙门氏菌(不得检出);
感官指标:色泽(洁白或微淡黄)、滋味(纯正甜味)、无异味及可见杂质。
主流检测方法
蔗糖分:旋光法(GB/T 35885-2018)或高效液相色谱法(HPLC);
二氧化硫:蒸馏 - 碘量法(GB 5009.34-2022);
重金属:原子吸收光谱法(AAS)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(ICP-MS);
微生物:平板计数法(GB 4789.2-2022)与胶体金快速检测法结合。
检测核心作用
保障食品安全:拦截重金属、致病菌超标的不合格产品,防范食用风险;
规范质量分级:依据国标明确产品等级,杜绝以次充好;
助力市场准入:为进口食糖提供合规检验报告,满足贸易要求。
百检检测优势
资质权威:具备 CMA/CNAS 双重认证,报告获国内外市场认可;
标准精通:可依据国标、行标及 SN/T 进出口标准开展全项目检测;
高效便捷:常规项目 3 个工作日出报告,支持样品上门采集;
数据精准:仪器定期校准,检测误差控制在 ±1% 以内。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