腐乳、豆豉等发酵制品易产生生物胺、滋生杂菌,检测需结合发酵特性与标准体系,以下按层级拆解要点。
检测范围
包括腐乳类(红腐乳、白腐乳)、豆豉类(干豆豉)、纳豆类、发酵豆干,不含非发酵腌豆干。
核心检测标准
核心产品标准
GB 2712-2014《豆制品》规范发酵制品理化、微生物及安全指标,明确生物胺与黄曲霉毒素限值。
关联基础标准
GB 2761-2017:黄曲霉毒素 B₁≤5.0μg/kg
GB 4789.34-2016:乳酸菌≥1×10⁶CFU/g(活性产品)
GB 5009.208:生物胺 LC-MS/MS 检测方法
关键检测项目及限值
安全指标
生物胺:酪胺≤100mg/kg、组胺≤50mg/kg
黄曲霉毒素 B₁≤5.0μg/kg
铅≤0.3mg/kg、砷≤0.5mg/kg
微生物指标
乳酸菌≥1×10⁶CFU/g
致病菌(沙门氏菌等)不得检出
检测方法与技术
生物胺:LC-MS/MS 法,同步测 8 种成分,检出限 0.1mg/kg
乳酸菌:GB 4789.34 选择性培养基计数
盐分:GB 5009.44 离子选择电极法
检测核心作用
管控生物胺引发的头痛、恶心风险
确保乳酸菌优势菌群,抑制杂菌
符合生产许可与市场准入要求
百检专项服务优势
全链覆盖:提供原料验收、发酵过程监控、成品检测全周期服务,适配企业生产流程。
技术精准:采用同位素内标法降低基质干扰,生物胺检测检出限低至 0.1mg/kg,数据支持司法与科研用途。
场景适配:针对纳豆等活性产品优化检测方案,保障乳酸菌计数准确性,报告获电商与商超双重认可。
便捷体验:支持上门取样与样品冷藏运输,工程师在线解读检测数据,协助工艺优化。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