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耐压测试:高压线束的 “安全底线”
二、核心检测标准与技术要求
- 国际 / 行业标准:
GB/T 18488.1(电动汽车用电机系统):要求高压线束承受 AC 5000V/1 分钟或 DC 6000V/1 分钟,无击穿或闪络。
IEC 60664-1(医疗电气安全):Class I 设备需通过 AC 1500V 耐压测试,漏电流≤5mA。
UL 1977(工业控制设备):规定 1000V 额定电压线束需承受 AC 2500V/1 分钟,局部放电量<10pC。
- 关键检测指标:
测试电压类型:交流耐压(模拟电网波动)侧重绝缘层整体缺陷,直流耐压(适合电容性负载)侧重瞬时过电压保护。
漏电流阈值:不同行业差异显著(如汽车≤10mA,医疗≤1mA),需严格匹配标准要求。
三、主流检测方法对比与技术要点
- 交流耐压测试(AC 耐压):
原理:施加正弦交流电压(50Hz/60Hz),逐步升至测试值并保持,监测漏电流及击穿信号。
优势:更贴近实际电网工况,适合民用设备(如家电、医疗设备)。
注意事项:需控制升压速率(500V/s),避免过冲导致误判。
- 直流耐压测试(DC 耐压):
原理:施加直流电压(如 1.414 倍 AC 峰值),持续 1-5 分钟,检测绝缘层漏电流变化。
优势:设备体积小、成本低,适合高压电缆、新能源线束(电容较大场景)。
局限:无法检测局部放电,需配合绝缘电阻测试综合评估。
四、典型案例:医疗设备耐压失效分析
问题定位:AC 1500V 测试时漏电流达 8mA(标准≤5mA),局部放电检测发现屏蔽层与绝缘层间存在 0.2mm 气隙。
工艺优化:采用真空灌注工艺填充气隙,复测漏电流降至 2mA,局部放电量<5pC。
认证助力:通过百检定制化耐压测试方案(模拟 MRI 磁场环境下的耐压表现),客户顺利通过 FDA 510 (k) 认证。
五、百检检测优势:全电压等级覆盖与定制化服务
- 设备能力:
支持 200V-6000V 交流耐压、300V-8000V 直流耐压,满足从低压电子线束到高压电力电缆的检测需求。
配备电磁兼容(EMC)屏蔽室,可模拟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耐压表现,适配新能源汽车、航空电子等高频场景。
- 成本与效率:
常规耐压检测费用较行业均价低 25%,复杂定制化测试(如多因子耦合耐压)周期缩短 30%。
出具带 CMA/CNAS 认证的中英文报告,支持全球主流认证(CE、FDA、UL)对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