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热器保障发动机在 80-90℃最佳温度运行,泄漏或腐蚀会导致过热故障。科学检测需结合压力试验与腐蚀模拟,以下拆解关键方法。
1. 密封性核心检测法
湿检法:将散热器沉没水槽,通 180kPa 压缩空气(乘用车)或 150kPa(商用车),保压 30s,无气泡溢出为合格。重点检查上下水室与芯部接合处,此处为泄漏高发区。
干检法:通 150kPa 压缩空气保压 60s,按公式 F=0.0006×V×(△p/△T) 计算渗漏量,需≤5cm³/min。两种方法结论冲突时优先取湿检结果。
散热器盖测试:捏动橡皮球加压,蒸汽管泄气时压力应在 27-37kPa,50kPa 压力下稳定无降为合格。
2. 内部腐蚀检测法
腐蚀循环试验:用散热器件内部腐蚀试验箱,注入 40% 防冻液 + 60% ASTM 溶液(含硫酸钠 148mg/L),90℃±2℃下运行 76h、静置 8h 为 1 循环,共 14 个循环。试验中溶液 pH 值波动≤±1,无混浊沉淀。
腐蚀后评估:试验后称重,质量损失≤5g/m²,内部无明显锈蚀堵塞,散热管流通面积减少≤10%。
3. 散热性能检测法
风洞试验:模拟车速 120km/h 气流,测量进出水温差,在发动机额定功率下温差需≥25℃,散热效率≥85%。
杂质检测:按 GB/T 41481 标准,杂质质量≤10mg(乘用车)、≤20mg(商用车),避免堵塞散热通道。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