焊接废气含锰及其化合物、NOₓ、颗粒物等污染物,危害人体健康,其检测需聚焦特征污染物,按行业规范开展全参数监测。
一、核心检测项目分类
必检项目:锰及其化合物、氮氧化物(NO+NO₂)、颗粒物(焊接烟尘),所有焊接工艺(电弧焊、气焊等)均需检测。
工艺关联项目:
气焊(乙炔):加测一氧化碳(CO),按 HJ 965-2018 红外吸收法测定。
不锈钢焊接:加测铬(VI),执行 HJ 557-2010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。
限值依据:GBZ 2.1-2019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》规定,锰及其化合物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≤0.05mg/m³,NO₂≤5mg/m³。
二、特征污染物检测方法
锰及其化合物检测:
采样:按 HJ 539-2015,用微孔滤膜(0.8μm)搭配个体采样器,以 1-3L/min 流量采样 8 小时(工作班)。
分析:样品经硝酸 - 高氯酸消解后,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(279.5nm 波长)测定,检出限 0.01mg/m³。
氮氧化物检测:
方法:HJ 693-2014 定电位电解法,现场用便携式分析仪测定,采样时间≥15 分钟,取平均值。
校准:采样前用 50ppm NO₂标准气体校准,示值误差≤±5%。
颗粒物检测:
采样:GB/T 16157-1996 重量法,用玻璃纤维滤筒采样,等速采样速度与烟气流速相对误差≤5%。
分析:滤筒在 105℃干燥 2 小时,称重计算浓度,检出限 0.1mg/m³。
三、检测实施与安全规范
布点要求:在焊接工位上风向设参照点,下风向设 3 个监控点,采样高度 1.5m(呼吸带)。
频次要求:新建焊接车间投产前检测 1 次,正常生产企业每半年检测 1 次,工艺变更后需复测。
安全防护:采样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,在密闭空间采样时需双人协作,监测氧含量(≥19.5%)。
上海百检可针对焊接工艺定制检测方案,同步出具职业接触限值比对报告,助力企业保障员工健康与环保合规。







